安徽大學圖書館位于黃山路上的逸夫圖書館是安徽大學的中心圖書館,該館舍為教育部“211工程”建設項目,得到香港邵逸夫基金會550萬元港幣資助。逸夫圖書館塔樓十層、主樓四層,參差有序,秀麗挺拔,具有先進的消防、監控、供電保障系統,門禁與圖書檢測系統。實行全開放全開架借閱和計算機管理,設有學術報告廳、會議室和展廳、密集書庫和19個藏閱一體化的專業閱覽室和3個普通閱覽室,有普通閱覽座位3500 余席,多功能電子閱覽室有電子閱覽席位260個。安徽大學圖書館創建于1928年,1958年于合肥重建時建設了一座10350?建筑面積的圖書館。2002年8月建成23000?的逸夫圖書館。磬苑新校區已建成一座36000?的新圖書館??文典閣圖書館。北校區設有分館,形成了多校區多館舍的格局。歷史沿革 安徽大學圖書館創建于1928年,安徽大學首任主政(1928)劉文典之名為名,始稱“文典閣”。一者,可令我輩后學銘記先賢創立之功德;再者,“文典”乃文獻典藏之省稱,與圖書館功能一致。圖書館稱“閣”,復與古代四庫之“文淵閣、文昌閣、文瀾閣”等 相仿佛,以示學術流傳,淵源有自。館藏管理 圖書館擁有多種現代化服務手段,提供外借、閱覽、參考咨詢、文獻檢索、讀者教育、館際互借、文獻復制等各種服務。能夠進行科技查新和課題查新,為科研立項和成果鑒定的新穎性、先進性提供事實依據。圖書館采取多種形式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抽出有教學和實踐經驗的同志為院系講授《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并為有關院系提供實習場所。實施“211工程”建設以來,圖書館加快了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進程。集書刊采編、圖書借還、文獻檢索等業務為一體的博菲特大型圖書館自動化集成服務軟件已在流通、采訪、編目、報刊等部門全面使用。實現了校園網上24小時的目錄、電子文獻、館際互借、參考咨詢、新書報道等信息的查閱、檢索和鏈接服務功能。我館積極創造條件,開展館際協作,與全國120家大型圖書館簽定了文獻資源協作協議,與省內高校進行期刊資源協作協調。發展規劃 圖書館制訂了《圖書館規范化管理章程》、《圖書館員工工作條例》、《圖書館各崗位職責》等一整套規章制度,建立了基于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的競聘上崗、定期考核的制度,進行規范化管理,做到責權明確、程序規范、環環相扣,講求效率,強化制度建設,做好基礎服務工作。安徽大學圖書館是全國高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館,安徽省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秘書處所在館。安徽省高校文獻保障體系管理中心和人文社會科學資源中心依托安徽大學圖書館。省高校圖工委主辦的公開發行的《大學圖書情報學刊》編輯部設于該館,創刊20,為提高安徽省、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圖書館界學術水平,促進安徽高校圖書館的協作與交流,促進安徽省與兄弟省的交流合作做出相應貢獻。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大學
提示:安徽大學圖書館信息由2356導航友發布,其真實性及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2356導航僅引用以供用戶參考。詳情請閱讀2356導航免責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