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介紹蓬萊市人民醫院前身是1946年5月8日創建的位于蓬萊縣城洪家弄的縣立醫院,首任院長由縣政府衛生科副科長張華晟兼任。時有工作人員8名,簡易病床9張,簡易手術床1張,血壓計1個,僅能開展膿包切開之類的小手術和簡單的外傷包扎。1950年更名為山東省萊陽區蓬萊縣衛生院。1956年,全省統一定名蓬萊縣人民醫院。1958年蓬黃長三縣合一,改稱蓬萊縣第一人民醫院。1962年1月三縣恢復原制,復稱蓬萊縣人民醫院。1992年1月,蓬萊撤縣設市,始稱蓬萊市人民醫院。七十年來,一代又一代蓬醫人沐浴著改革的春風,高擎“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的光輝旗幟,嘔心瀝血,浴火重生,化繭成蝶,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革故鼎新,于改革中求生存,于開放中求發展,成為一所蓬萊地區技術力量最雄厚、科室門類最齊全、服務功能最完備的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和急救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是山東中醫藥學校、萊陽衛生學校、煙臺護校、淄博衛校等多所高校的教學實踐基地。2009年7月,建成25000m2的外科綜合大樓;2011年10月,總建筑面積26800m2的門診內科綜合大樓竣工。醫院規模目前,醫院總占地面積28204m2,總建筑面積79252.45m2,其中門診建筑面積18002m2,病房建筑面積43281m2,編制床位716張,實際開放床位889張。現有員工1100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940人,高級職稱95人,中級職稱213人,碩士研究生83名,設臨床、醫技、行管科室52個。擁有西門子1.5T磁共振系統、GE64排螺旋CT、斯托斯關節鏡、島津血管造影機、日立4000轉/時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韓國NET耳鼻喉綜合治療臺、德國蛇牌腹腔宮腔鏡等大型先進診療設備800余臺套,固定資產總額3.93億元。醫院年門診總量40萬人次,出院病人3.5萬人次。醫院特色2012年以來,蓬萊市人民醫院作為全國首批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遵循“說話讓人愛聽,做事讓人滿意”12字行醫準則,堅持以群眾期盼和需求為總目標,以提高醫院綜合服務力為根本,率先實施了藥品零差率、先診療后付費、臨床路徑管理、單病種限價、抗菌藥物應用整治等一系列惠民改革。醫院以關注民生為己任,自覺強化公益與服務屬性,大力實施“依法治院,文化立院,質量建院,科教興院,人才強院”戰略,全面加強精細化管理,持續改進服務品質,嚴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醫院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得到了山東省副省長王隨蓮及衛計委副主任襲燕等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醫院體系醫院先后建成了耳鼻咽喉、心內、內分泌、腦血管病、ICU等10個特色專科, 并與國內30所知名醫院合作成立“遠程醫療會診中心”,與山東省醫學影像研究所聯姻成立“醫學影像臨床中心”,與山東省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中心合作創辦蓬萊分中心。普外、神經內為煙臺市重點專業,全院中華醫學會煙臺副主委11名,蓬萊市“三百人才”16名。先后參與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金橋工程”研究項目6項,醫院綜合實力躍居省內同級醫院先進水平。被評為顱內血腫微創穿刺粉碎清除“全國協作醫院”、國家“慢性疾病標準宣貫試驗基地”、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SOS海上救援指定醫院。醫院先后榮獲蓬萊市“最受市民喜愛的醫療服務品牌”、煙臺市AAA級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山東省“三八紅旗集體”、山東省“省級文明單位”、山東省“消費者滿意單位”、全省新農合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信息化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十佳醫院”和“全國首批人民滿意醫院”等稱號,并三度榮登“中國縣級醫院?競爭力100強”。2015年1月,蓬萊市人民醫院首批入選“國家重點支持提升綜合能力500家縣醫院”,這意味著醫院已將獲得國家層面的更大支持,標志著醫院又迎來了一個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空間。醫院文化:以人為本 厚德尚道院 訓:仁愛 敬業 務實 進取醫院精神:關注民生 德先于行 勇于創新 奉獻為榮辦院思想:以服務要市場 以人才生動力 以內涵增活力服務理念:說話讓人愛聽 做事讓人滿意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提示:蓬萊市人民醫院信息由2356導航友發布,其真實性及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2356導航僅引用以供用戶參考。詳情請閱讀2356導航免責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