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已經走過59年光榮歷程,全面建設不斷實現跨越發展。目前,已成為中國臨床航空醫學醫療和研究的領軍基地,成為中國國防醫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陣,成為促進人民健康水平、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人民空軍的戰機首次編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空軍總醫院的神圣使命由此誕生。1950年5月,空軍決定在北京建立空軍醫院。1954年7月,番號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那是一個百廢待興的時代。一批批政治、軍事、醫務干部和優秀大學畢業生,從新中國的四面八方匯集到北京,參加醫院的創業工作。空軍總醫院是新中國軍事航空醫學的發源地。從建院起,主要承擔空軍飛行人員航空病、常見病診療防治研究,醫學鑒定任務;擔負著空軍部隊及聯勤部隊官兵的健康保障和疾病救治。在此基礎上,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積極幫助地方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衛生幫扶工作。1978年,科學春天催生醫院騰飛。到上世紀末,醫院創建發展起一批促進航空醫學發展,提升大眾健康的國家和軍隊重點學科,形成了面向戰場、適應市場的優勢學科群。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部隊醫院,還面向廣大地方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醫院迅速邁進國內、軍隊醫院第一方陣行列。1994年,成為國家和軍隊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和國際愛嬰醫院,2012年,高分通過“三甲”醫院復評。如今,醫院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正在向研究性醫院邁進。目前,總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突破30萬平方米。實際展開床位1000余張。設50多個專業科室。擁有高端醫療設備等總價值5.9億元,年門診量200多萬人次,收治量約4萬人次。上世紀60年代初,我國軍事飛行人員體格鑒定標準還是一個空白,醫院黨委積極組織科研攻關,實現了我國航空醫學飛行鑒定的重大突破。隨著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1996年11月,醫院接受了“921工程”的重任。神州五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見證了醫院衛勤保障實力。2009年8月,醫院又完圓滿成我國第二批預備航天員和首批女預備航天員的初選任務。2010年1月,醫院黨委作出《關于大力加強臨床航空醫學建設的決定》,成立了臨床航空醫學研究所。短短幾年,收獲累累碩果。臨床航空醫學兩項軍隊“十二五”后勤重大科研項目成功開展;1項科研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多項軍事航空醫學科研及相關項目成功立項或獲得高等級獎項。醫院始終把為部隊服務放在首位,確保軍人診療“三優先”,開辟設立3個專用診室;連續3年出臺《加強為部隊服務措施》。醫務人員始終與部隊官兵并肩作戰。建院以來,醫院先后組派醫療隊,投身于老山戰役等的戰地救護。圓滿完成國慶60周年大閱兵、赴利比亞執行人員大規模撤離、中俄聯合軍演等衛勤保障任務。每年組派多批醫療隊深入邊遠基層部隊開展巡回醫療、技術培訓和對口支援。歷史見證著這些時刻。1960年4月,醫院成功搶救了162名苯中毒的中學生。1976年唐山發生大地震,醫院組派醫療隊,夜以繼日搶救傷員。“98抗洪”留下矯健身影,抗擊非典、奧運安保流淌著熱血和汗水。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醫院組派100多人醫療隊奔赴災區第一線參加抗震救災,全程歷時69天,被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光榮稱號。積極開展醫療技術幫帶,醫務人員足跡踏遍西藏、新疆、甘肅、內蒙等西部地區。自2009年醫院啟動“心蕾工程”以來,累計救治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先心病患兒1042名。醫院被國家民政部、總政治部評為全國擁政愛民模范單位。2013年以來,醫院精心歷練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空運醫療隊,圓滿完成野戰醫療所和空運醫療隊各項演習演練衛勤保障任務。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醫院
提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信息由2356導航友發布,其真實性及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2356導航僅引用以供用戶參考。詳情請閱讀2356導航免責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