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教育局簡介武漢是湖北省省會,也是華中地區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還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已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教育體系。全市現轄13個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343所,在校生約228.6萬人,教職工約18。5萬人,全市教育人口總數達247.1萬人,約占全市人口總數的30。8%。高等教育優勢明顯,辦學規模居19個副省級以上城市第2位。單位簡介基礎教育實力得到加強,辦學規模居19個副省級以上城市第6位。全市義務教育"四率十項指標"均超過國家規定標準。高中階段教育已基本普及,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趨于協調。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突破33。14%,高考上線率達到85%。教師干部隊伍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市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合格率分別達到99。24%、96。64%和94。24%,中小學校長持證上崗率、任職5年內提高培訓率分別達到99。2%和98。4%。當前,武漢教育正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上好學、教好書、管好教、治好校"工作目標,按照"均衡發展、協調推進、和諧校園、提升質量"工作思路,千方百計的發展教育事業,強力有序的均衡教育資源,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改革,與時俱進的加強教育管理,求真務實的轉變教育行風,認真實施"十一五"規劃,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爭創特色,促進和維護教育公平,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和諧教育,再為建設和諧武漢、創新武漢譜寫絢麗篇章。市教育局的主要職責一、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起草本主市地方性教育法規、規章草案,研究制定本市教育發展戰略、政策和規章制度并監督執行;組織編制武漢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計劃并指導、協調、監督實施。二、會同有關部門規劃、調整市屬各級各類學校及幼兒園的布局,審核武漢市新建小區(衛星城)配套建設中的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的的規劃、布局和教育設施的設置;會同有關部門審批中等以上學校的設立、撤銷、變更;管理本市涉外辦學工作。三、綜合管理全市基礎教育和市屬職業技術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按權限管理社會力量辦學。四、參與研究和制訂我市經濟、科技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指導全市辦學體制和教育體制改革。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訂籌措教育經費、教育基建投資、教育預算標準的政策和辦法;負責提出市級教育部門教育年度經費綜合預算計劃建議并監督使用;歸口管理國外、境外教育援助和教育貸款;監督區"三個增長"落實情況,指導、監督區教育經費的籌措和使用;負責匯總編制全市預算內、外教育經費年度決算報表,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市級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發展費的年度使用計劃。六、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我市教育系統勞動工資及人事管理工作的政策和規定,協助管理我市教育系統教職工編制,指導和檢查學校內設機構、崗位設置;會同主管部門做好學校、幼兒園教師及實驗技術人員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工作。按規定權限,負責師資調配、教師職業資格的考核考試、認定等工作;負責教育系統選拔專家和享受政府特殊、專項津貼人員的推薦申報工作;統籌規劃并組織實施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和中小學校校長及幼兒園園長培訓工作,指導教職工隊伍建設工作;負責市級教師獎勵基金的征集、使用和管理工作。七、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德育、體育、衛生、藝術工作以及勞動教育、國防教育、科技教育工作;統籌協調和指導全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教育工作以及校外活動場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八、按權限管理全市學歷教育(含具有學歷效力教育)及其考試、招生工作,管理全市性檢測文化素質的各類專業考試,組織、管理全市自學考試,統籌協調、宏觀管理繼續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等工作。九、規劃、協調、指導全市教育教學科研、電化教育、教學儀器裝備、勤工儉學和校辦產業等工作。十、指導市屬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專業、重點實驗室建設,組織市屬高校承擔重大科研項目并協調實施,規劃、指導市屬高??茖W研究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管理成人高校;負責與武漢地區非市屬高校的聯絡、協調工作。十一、規劃并管理全市教育情報、統計資料及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建設工作;規劃指導本市教育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工作。十二、歸口管理教育系統外事工作,管理非教育系統出國留學人員派出工作。十三、按市政府規定,管理市招生考試辦公室、市政府教育基金征集辦公室;管理局屬學校和市教科院等局屬事業單位;指導教育學會、協會等教育類社團組織的工作。十四、負責局機關及直屬單位行政監察工作,指導全市教育系統監察工作。十五、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提示:武漢市教育局信息由2356導航友發布,其真實性及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2356導航僅引用以供用戶參考。詳情請閱讀2356導航免責條款。